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络安全为人民 靠人民

2024-09-16 01:36:01

  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已基本构建起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

  颁布《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出台《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

  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数据出境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服务认证等一系列重要制度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而制定的法律。

  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行政法规,也是《网络安全法》的重要配套法规。

  为提高党政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维采购使用云计算服务的安全可控水平而制定。《办法》明确了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目的、对象、申请方式、重点评估内容和主要环节等内容。

  是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规范性政策,用于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九游会网址大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旨在提高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防护水平,保障和促进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规定》要求,建设运行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落实网络安全与互联网政务应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原则,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内容篡改、攻击致瘫、数据窃取等风险,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可以连续正常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受到影响。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查性。

  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黑客攻击,如入侵系统、窃取数据等;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蠕虫等;网络钓鱼,通过虚假网站骗取用户信息;DDoS 攻击,使网络瘫痪;数据泄露,敏感信息被非法获取等。

  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021年3月,李某等人私自在某重要军事基地周边架设气象观测设备采集并向境外传送敏感气象数据。

  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成立数据安全管理机构;制定数据安全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全员数据安全教育培训;优先采购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定期开展数据安全评估。

  建立与数据相关的平台规则、隐私政策和算法策略披露制度,及时披露制定程序、裁决程序,保障平台规则、隐私政策、算法公平公正。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

  不在社交平台随意发布身份证、家庭住址、车票等涉及个人信息的影像资料;不将照等个人照片发给陌生人。

  原标题:《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全国热线:400-123-4567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九游会·J9(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