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企业500强出炉 营收千亿级企业数量首度过半(附完整榜单)
2024-08-31 07:41:29
9月20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合肥召开2023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连续第22次向社会发布“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国家电网、中国石油、
榜单显示,2023中国企业500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营业收入总额108.36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5.74%。不过,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净利润42938.90亿元,比上年500强减少3.8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表示,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多种风险不断加剧,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但同时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对此,需要全面辩证地加以看待,既要看到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的过程,也要看到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
过去一年来,有48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但前20名的阵容与去年一致,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建筑、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继续稳居前六名的,中国海油成绩亮眼,从去年的20位上升到今年的11位。
在地域分布上,500强企业共分布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分布最多的五个地区依次是北京、广东、浙江、山东和江苏,入围数量分别为80、56、53、53、42个。
在行业分布上,500强企业包括制造业264家、服务业164家、其他行业72家。电力电气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入围企业数量增加,而黑色冶金、房屋建筑、住宅地产等传统行业入围企业数量减少。
王忠禹表示,今年榜单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产九游体育官网业布局持续优化升级,目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继续增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业务快速发展,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2023中国企业500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营业收入总额108.36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5.74%;资产总额为399.77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了27.24万亿元,增长了7.31%;入围门槛连续21年提高,2023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69.98亿元,比上年增加23.73亿元。
千亿级企业首次超过50%,2023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增至254家,净增10家。其中,有1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国家电网、中国石油、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的营业收入超过了2万亿元。
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升,500强中的人均营业收入为330.22万元,比上年500强增加了14.26万元,实现7连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企500强盈利水平增速回落,但好于世界和美国500强。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净利润42938.90亿元,比上年500强减少3.80%,同期美国500强和世界500强的净利润分别减少了14.97%和6.49%。2023中国企业500强资产利润率为1.07%,比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8.14%,比上年下降0.90个百分点。
不过,净利润增速在1-10倍的企业有32家,前十名的企业分别为双胞胎集团、彬煤公司、比亚迪、牧原集团、远东股份、中天科技、协鑫集团、神州数码、泰丰盛合、开滦集团。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很多企业在去年遭受了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疫情反复、地缘冲突、能源危机、通胀等诸多因素加剧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断遭受冲击。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国际上围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产业和前沿技术的竞争更趋激烈。这些变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且不少因素延续到今年,对中国大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发投入与研发强度持续提升。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5786.8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312.21亿元,增幅为9.07%。平均研发强度呈持续提升态势,创下1.85%的新高,与上年500强相比提高了0.04个百分点,超过半数企业的研发强度同比都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强度前十名分别是华为、中兴通讯、网易、中信集团、航天科工、荣耀、美团、新华三、三一集团、福建电子信息集团,其中有六家企业来自制造业,
在专利数量上,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申报专利总数188.53万件;专利申报数量比上年500强增加了21.73万件,增长了13.03%。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此外,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申报参与标准制定75110项,较上年500强申报数增加171项,企业申报参与标准制定数据实现了4连升。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企业共申报参与了4992项国际标准制定。
王忠禹表示,当前,世界范围内围绕先进产业和核心技术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大企业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在事关国家前途和产业命运的核心技术上争取重大突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以系统观念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和融合,围绕产业链短板和创新链痛点进行重点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