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PRODUCT

理论研究 产镇融合视角下工业型城镇空间重构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三教镇为例

2024-06-29 19:19:11

  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型城镇的发展态势迅猛,但在经济急速增长的背后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辨析“产城融合”和“产镇融合”之间的差异性,从“产业布局、城镇空间、镇村体系”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构建工业型城镇产镇融合的空间重构框架,并分别从集约高效导向下产业布局的契合、完善服务导向下城镇空间的缝合、就业类型导向下镇村体系的复合三个方向详细阐述产镇融合的空间重构策略。以全国重点镇三教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深入剖析当前城镇发展面临的产镇要素失调的困境,从产业、空间、体系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改造方法,以期为工业型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思路提供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得到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截止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①。在保证大城市健康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逐渐重视城镇的建设,从《国家新型城镇化(2014~2020)》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最终确定了“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城镇作为区域协调的职能日益凸显,在缓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规模快速城镇化下的城镇建设存在着“重物轻人”的发展倾向[1]。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下,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向城市外围转移,中小城市和城镇逐渐成为园区发展的载体。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城镇盲目追求产业的发展和面积的扩张,引发了产业失衡、空间割裂、体系单一、社会分异等问题[2]。因此,新时代下的工业型城镇如何协调城镇和产业两个要素,重构产业和城镇的布局关系成为当下亟待讨论的关键议题。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产城融合的概念,在开发区建设的热潮之下,国内开始关注产城关系。其发展思路改变了原有机械式的功能分区思想,引领了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它的提出将城市发展从功能主义回归至人本主义,由注重功能分区、产业结构转向关注产城人之间的融合发展[3]。

  从理论基础上看,“产镇融合”脱胎于“产城融合”的概念范畴[4],是“产城融合”在城镇的应用和延伸。但相较于大城市发展定位明确、功能要素齐全、空间腹地广阔[5]等优势,城镇的规模、功能和区域影响力上与城市相去甚远。因此产镇融合在各个方面具有其特殊性:(1)区域职能定位: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主导着片区的发展,而城镇作为城市的“蓄水池”,在区域发展中更多承担的是衔接城乡关系、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因此,产镇融合需要综合考虑协调城镇与城市、乡村之间的衔接关系。(2)空间范围属性:城镇的空间范围不仅包括镇区,还覆盖了广大的农村地区,在谋求镇区发展的同时应该关注其所辖乡村的协同。(3)主导产业类型:园区工业型城镇的产业并不是单一的关注工业发展,还需要兼顾配套服务、传统农业、散点工业等多元化的产业类型。

  目前国内对“产镇融合”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包括了发展阶段划分、核心内涵演绎、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游宏滔、陈雪等人通过构建产镇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产镇融合的发展阶段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5~7];雷诚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关系、制度变迁、生态网络等方面探究产镇要素演化机理[2];王海滔通过总结产镇融合发展历程的困境提出产业、空间、人居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4];王皓宇、包国星等人分别从农旅资源、城市远郊、生态文明等多种视角下探讨产镇融合的发展路径[8~10]。但现有研究范围大多局限于华东地区,对于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中西部地区城镇研究不足。通过总结前人对于“产镇融合”的研究,提出解决目前中西部地区工业型城镇发展困境的方法,有利于正确引导我国大量处于发展前中期的工业型城镇的发展,对实现城乡统筹,打造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前人对于产镇融合概念的解析与新型城镇化提出的相关要点的梳理,研究得出产镇融合的核心在于产业、空间、体系三个层面。即从“产业布局、城镇空间、镇村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产镇融合的核心要素(图1):以产业发展为驱动,集约产业用地,优化产业类型,提高市民和城镇的经济收入;以城镇空间为载体,调整空间布局,完善服务设施,提升市民的生活环境;以镇村体系为结构,遵循人群需求,完善规模等级,寻求多样化的就业方式。将城镇从片面追求产业发展转变为“产业发展、城镇空间、镇村体系”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为十四五规划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经济基础,也是实现产镇融合的先决条件。在乡村人口流失严重、人力资源不足和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盛行的双重逼迫下。如何优化镇域产业布局,提升园区产业类型,促进产业多样化、系统化发展,成为实现产业重构的重要难题。

  城镇的发展依托广大乡村地区作为经济腹地,而想要提升乡村经济的基础需要优先考虑农业的生产。以因地制宜思想加快农业布局的调整,针对区域地形地貌、水系条件等自然环境,选择适应的主导农业类型并划分农业分区,引导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机械化率和劳动生产率。改变原有“单一经营”的发展模式,丰富农村经济业态,引导农-林、农-牧、农-渔的多样化复合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升农产品经济韧性,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为工业化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工业园区受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条件的共同驱动,极易成为区域核心,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强大推动力[11]。但工业园区的建设除开需要考虑大型企业的发展之外,还应为本地乡镇的小微企业留有发展空间。通过引导本地“规模小、分散化”的乡镇企业整合入驻工业园区,加快土地流转,解决快速城镇化建设下工业城镇遗留下的“马赛克”状的零散工业用地与园区工业用地并存的现状问题。引导本地小微企业补充园区大型企业的产业链,带动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构建从单一产业要素集聚转向前后向关联产业和侧向关联产业的集聚,形成主导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最终形成以大型主导企业为核心,科教文化创新、产品服务配套、产业链企业协同的发展模式,最大化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城镇空间是产镇融合的重要载体,而生活服务作为城镇空间的核心内容,其功能的完善是城镇发展的必要条件。园区型小镇的服务功能包括为工业生产提供保障的生产性服务和为居民生活提供配套的生活性服务两个部分。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工业园区往往忽视生活性服务设施,只形成相对完善的生产性服务设施。城镇空间的重构应综合考虑园区和镇区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倡适度的功能混合,形成园区和镇区活动的共生性[12]。

  为了形成镇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城镇的生活性服务设施中心往往位于镇区的几何中心。而园区型工业小镇由于需要兼顾镇区和园区的双重服务,因此,需要转变传统规划的发展模式,将公服中心转移至园区和镇区之间,引导商业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和休闲服务等各种生活性服务设施向园区靠拢(图3)。依托园区和镇区之间的主要道路,打造公共服务带,承担“镇区+园区”双向职能,面向镇区本地市民和园区外来职工共同提供服务(图4)。

  为了形成镇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城镇的生活性服务设施中心往往位于镇区的几何中心。而园区型工业小镇由于需要兼顾镇区和园区的双重服务,因此,需要转变传统规划的发展模式,将公服中心转移至园区和镇区之间,引导商业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和休闲服务等各种生活性服务设施向园区靠拢(图3)。依托园区和镇区之间的主要道路,打造公共服务带,承担“镇区+园区”双向职能,面向镇区本地市民和园区外来职工共同提供服务(图4)。

  在人口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农业人口非农化持续加速。因此,城乡人口就业研究至关重要,引导村民就近就业有利于保障村庄持续发展。通过合理布局不同就业类型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在促进就业的同时集约分散的村庄和居民点用地,减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成本,为城镇体系重组提供优化方向。

  农村社区位置的选择应当依据村庄的空间区位、社会经济属性、发展潜力等要素,以就业为导向打造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根据新型农村社区所依托的资源类型,可将其划分为园区型、镇区型、农村型和综合型(图5)[13]。其中镇区型和园区型主要为未来的非农户居民提供迁移方向,选择与镇区或园区空间距离适宜的若干散点分布的聚居点,组成规模适宜的社区。其中,镇区型以城镇发展为依托,与镇区联合建设,共享公共服务,其实质是镇区的扩张,属于城镇建设空间的一种变通。该类社区既要兼顾城镇空间的建设,又要考虑农村空间的兼容。采用兼业的方式引导村民在从事第一产业的同时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逐步转变市民的收入结构。园区型新型农村社区依托工业园区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促进村民就地就近就业,方便劳动力的转移,减少村民对土地的依赖性[14],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农业型社区主要为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需要通过土地种植经济作业来保证基本收入的农户提供,以实现农业资源价值最大化为发展导向,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聚居点进行扩建,并配建适当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综合型镇村体系通过复合前三种类型,采取多样化的发展方式,为搬迁村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方便村民针对家庭情况,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社区类型。

  三教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北部,属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一部分,镇区内设有永川国家高新区——三教产业园(图6)。目前,三教产业园主要发展汽车整车装配及零部件制造的现代制造业和新型建材产业,是“重庆汽摩特色产业基地”“重庆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基地”。三教镇的工业发展由来已久,早在民国初年,便有农副产品加工作坊和玻璃制品厂,解放后,永川玻璃厂、永川锅厂、江津新兴煤矿、永和煤矿等大中型国营企业相继开办,现如今,工业园区落户三教,极大的推动了三教镇的经济发展。从手工作坊到现代企业再到工业园区,三教镇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并相继获得重庆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重庆市百强镇、全国重点镇等多项荣誉。

  在园区设立十年中,三教镇发展迅猛,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永川区所辖城镇第二位②,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的制约。本文从上述总结的“产业布局、城镇空间、镇村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当前三教镇产镇融合所面临的发展瓶颈。

  2010、2019年三教镇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9:84:7、7:79:14②,虽然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第三产业占比逐年上升(图6)。但产业仍占比存在结构性的缺陷,工业发展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属于典型的工业小镇。产业用地方面,部分企业向园区聚集的同时,存在遗留工业用地散乱分布的现象,制约了城镇和周边乡村的发展。产业类型方面,园区内主导产业之间由于缺乏关联性,大多处于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环节,没有形成相关的产业链,产业附加值低。

  在功能分区的思想下,三教镇严格划分镇区和工业园区的位置,分别位于永铜路的东西两侧,产业园和镇区之间受道路的阻隔,城市空间布局割裂现象严重。十年建设期间,园区建设用地扩张了167.42ha,镇区扩张了19.76ha(图7),大规模的园区建设加速了城镇空间资源要素的聚集与用地增长,导致了城镇生活服务设施的相对不足。在城镇空间的割裂和服务设施不足的双重问题压迫下,三教镇城镇生活承载能力较差,难以满足本地市民和外来职工的共同需求。

  目前三教镇仍按照传统“镇区-中心村-基层村”的三级体系构建。未依据现状发展情况,对镇园区周边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等级重新调整。通过多次深入三教镇村庄的实地调查,目前使用的三级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建设的需求:陡河沟村的部分建设区与镇区相连成片,形成服务设施上的共享;玉峰村等村庄受到园区工业扩张的影响,部分建设用地被征收,村民搬迁至镇区或本村中心居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社区(图8)。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发展条件对三教镇的镇村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引导村庄的差异化发展。

  产业的发展应当综合考虑区域交通、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因素,在兼顾镇区和村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秉承“产业空间集中、产业类型协调”的原则,完善产业用地布局的同时推进产业向多元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转变。

  第一产业的集约化和多元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农业收入的稳定性。基于三教镇现状产业发展条件,对比分析各村农产品的经济数据确定不同农产品的规模等级分布情况,分区确定村庄主导产业(图9)。将整个三教镇农业空间划分为果园种植、生态种植和乡村养殖三个片区:镇西侧结合云龙山的楠木、松杉种植园等自然条件发展果园种植,同时依托邓家岩水库、花滩水库开拓鱼塘养殖生态和休闲旅游业;生态种植片区充分发挥本地农作物种植优势,整合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乡村养殖片区在兼顾农产品发展的同时注重打造质量效益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养殖业,依托周边板桥镇食品加工创业基地,为其提供上游产业。

  工业园区的系统化发展能够加速企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资金扶持,鼓励镇域内散乱分布的钢铁冶炼、食品加工等民营企业向产业园转移的同时,提档升级园区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智能家居、农机装备三大支柱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通过聚焦汽车核心配套产业链,合理安排汽车的研发孵化、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和产品售后的空间分布。延长汽车产业链,形成合理、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永川区大学和高中职业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建议,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积极鼓励教育培训,实现市民的再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外来园区打工者提供就业渠道,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协同发展。

  针对目前三教镇产生的空间隔离和服务设施的相对滞后的问题,规划通过服务设施的重新布局促进城镇空间的重构,打破原本机械的功能分区思想,缝合园区和镇区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城市生活的多元性和相互融合性,促进镇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12]。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上转变原本三教镇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于老镇区中心的发展思路。依托永铜路引进商品零售、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多样化的民生商业设施,打造永铜路生活服务带,满足镇区人口和园区人口的双重需求(图10)。通过促进园区和镇区之间的要素流动,为镇区的发展提供多种动力,实现产镇之间的融合发展。在保证镇区与园区协同发展的同时加强村庄与工业园区之间的交流,围绕园区增设生活性服务设施带,承接部分镇区向周边村庄外溢的服务功能,带动三教产业园周边村庄的发展(图11)。

  生活性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以人群结构为导向,打造不同人往活动所需的空间类型。针对三教镇老镇区中老年人占比较大的情况,优先整治三教镇综合农贸市场、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协会活动中心等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优化共享开放空间。受产业发展的驱动,大量外来务工者的流入改变新镇区原有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偏向于年轻化。规划集中新建公共服务设施,并通过引入餐饮、生鲜超市、美容美发等现代化的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年轻人的生活需要。

  在镇村体系方面,通过对三教镇的空间发展潜力进行测算,以村庄人口数量、人均收入、镇区距离、服务设施、交通条件为发展的动力因素,高程、坡度、村庄人口流出情况为发展的阻力要素,对整个三教镇内各个村庄的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对未来空间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进行预测(图12)。

  基于原有的镇村体系结构、调查情况和空间发展潜力的评价结果,综合调整三教镇的镇村体系结构。将原有的“镇区-中心村-基层村”镇村体系结构升级为“镇区-中心村(农村社区)-基层村”(图13)。通过设立不同的农村社区加强乡村地域系统在空间上、功能上的有效衔接和相互支撑,促进村镇的融合发展。(1)陡河沟村调整为镇区型社区。目前陡河沟村内设有永川五中,部分村庄用地已被纳入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村庄内配有较完善的服务设施。应当顺应现状的发展趋势,通过调整村庄等级提高陡河沟村与镇区设施共享的便捷度。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意愿与人群的生活习惯,规划为镇区型社区居民预留一定的农业生产空间,满足居民的日常耕作需求。(2)玉峰村和石岭村受工业园扩建的影响,部分村民从原本的散居形式搬迁至村中心居住,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居民生活点。将其规划调整为园区型社区,依托现有居民集中点,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能力,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对工业园区外来人口提供零售商业、餐饮休闲等生活性服务,带动村庄发展,缓解搬迁导致的耕地面积不足而降低村民经济收入的问题。(3)永玻村和云龙村村中心都依托永铜路呈带状发展,九游会j9网站首页逐渐相连成片,将永玻村和云龙村合并升级为农业型社区——永玻社区,主要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搬迁方向,通过社区主导片区产业的发展模式,构建片区农业种植核心。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型城镇凭借产业园区对空间要素的聚集作用异军突起,承接了大量的城市产业功能,未来工业型城镇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产镇之间要素失调的问题。产镇融合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对工业型城镇解决产镇矛盾,协同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布局、城镇空间、镇村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产镇融合的空间重构路径:以集约高效主导产业布局的契合;以完善服务促进城镇空间的缝合;以就业类型引导镇村体系的复合。在明确产镇融合空间重构策略的基础上,结合三教镇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抓住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三教镇产镇融合的空间重构策略,引导工业型城镇健康发展,以期为提升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①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2] 雷诚,孙萌忆,丁邹洲,王鹏,马思宇.产镇融合演化路径及规划策略探讨——江苏省小城镇发展40年[J].城市规划学刊,2020(01):93-101.

  [4] 王海滔,陈雪,雷诚.苏南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以昆山市千灯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7(05):82-89.

  [5] 陈雪,王海滔,雷诚,范凌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镇融合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为例[J].规划师,2016,32(02):59-64.

  [6] 游宏滔,彭震伟,陈静,石腾飞,史环宇.江南水乡小城镇产镇融合规划研究与探索——以江苏省金坛市儒林镇为实证[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1):78-82.

  [7] 游宏滔,史环宇.小城镇产镇融合规划研究与探索——以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为实证[J].小城镇建设,2015(07):90-94.

  [8] 王皓宇,张江勇,宋晓璐.农旅资源型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探究——以赣州市江口果蔬小镇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04):51-59.

  [9] 包国星,王晨. “产镇融合”思路下大城市远郊小城镇规划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竹镇镇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小城镇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6:10.

  [10] 雷诚,张丹,范凌云.生态文明视域下苏南城镇产镇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7(04):22-28.

  [11] 向乔玉,吕斌.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模块空间建设体系规划引导[J].规划师,2014,30(06):17-24.

  [12] 陈振华.从生产空间到生活空间——城市职能转变与空间规划策略思考[J].城市规划,2014,38(04):28-33.

  [14] 徐文君,仝闻一,冯启凤.“两区共建”视角下的农村社区规划方法探析——即墨市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4,30(03):28-31.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019规划年会 专题会议3:特色发展路径中的小城镇/ 空间规划语境下的小城镇


全国热线:400-123-4567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Copyright © 九游会·J9(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