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东北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024-10-18 19:12:01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见证,是工业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形成了广泛共识,保护行动扩展到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聚焦国内,自洋务运动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不同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为数可观的工业遗产,它们不仅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化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果说工业生产能够带来经济活力,那么工业遗产则可彰显城市文脉、塑造符号意义、聚集文化财富。借助工业元素和遗迹,打造城市工业遗产景观及衍生业态和品牌,对传承城市记忆,保留城市文脉、彰显符号意义,弘扬城市文化及区域共同体精神意义重大。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由于大量传统工业先后遭遇行业衰退和“逆工业化”困境,一些工业遗址被拆除,造成城市工业文脉的缺失与文化断裂。如果工业遗存被忽视甚至被拆毁,那么城市文脉将面临阻断分隔的风险,最终威胁到工业遗产保护、城市生态以及与自然人文的和谐共生。
2019年11月,习在上海洋浦滨江考察时,称赞“工业锈带”已经变成“生活秀带”。按照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多个相关文件要求,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促进城市更新改造顺应时代发展,必然亟须探索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新构想。从2017年至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公布了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合计195项。在五批工业遗产名单中,东北地区虽然都有项目被列入,但仅占22项。其中,工业遗产资源原本丰富的吉林省,在2020年12月17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首次出现,但仅有2项上榜,分别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吉林市桦甸市的夹皮沟金矿。可见,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尤其吉林省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起步迟缓,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同,这与国家“生活秀带”的目标及要求差距不小。
对于东北地区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采取加强保护管理的有效措施,创新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模式,积极推动工业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弘扬优秀工业文化,可谓任重而道远。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拥有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但在城市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上存在一系列现实困境。
第一,工业遗产发展文脉与城市协同发展之间存在张力。世纪之交以来,东北城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伴随城市地理空间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一些工业遗存被忽略,有的甚至被损毁。而近些年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一些工业遗产被误认为“陈旧锈迹”而被革除,这与弘扬城市历史气韵、特色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协同一致推动城市未来发展。
第二,各项工业遗产之间呈碎片化割裂状态。东北地区城市工业发展进程中钢铁、铸造、机械、矿产、化工、汽车、电影等产业丰富、多元,也有一些产业已成功申请列为工业遗产保护项目,但遗产保护计划之间缺少关联、保护手段碎片化较为明显,以打造城市工业文明产业链体系为目标的认知及互动共生的区域共同体理念仍未形成,亦未形成城市文化新形态历史文脉下的观察与建构预期,更没有将其置于社会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结形态下关注、开发或利用。因此,工业遗产保护之间联结纽带的缺失、对城市工业文脉认知的缺乏,意味着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追寻传播得不够深入,对城市社会生活的意义未形成跟踪记录。
第三,工业遗产开发再利用多表现为同质化。当前,东北工业遗产开发再利用模式单一、体系不够成熟,部分开发项目与其他地区及城市具有同质化倾向。例如,开发主题上一般仅在遗产的文创上做了一些扩展,却鲜有将工业技术遗产与特色街区、城市的特定历史文脉与当下工业技术创新关联起来进行开发利用,更没有将大国工匠的历史、工业文化始创精神的地域“特殊性”与“战略性”凸显出来。
第四,工业遗产综合管理方案缺失的困境。东北地区未形成根据工业遗产特点进行分类设计的统一综合管理方案,介入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的申请步伐迟缓,在政策跟进、工业遗产综合管理的人才搭建、管理方案的智库设计以及国内外的相关跟踪研究上都有所缺失。
第五,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增长空间与拓展困境。东北地区相对于东部等其他地区而言,城市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下的创新效率排位靠后,其原因除了人才流失、企业规模、创新活力等之外,也包括对工业遗产文明的开发、转换研究上缺乏以产学研结合为重心、持续增长的“环流带”,从而导致东北城市在竞争大潮中有效增长空间拓展不足。
有鉴于此,针对东北城市工业共同体精神的叙事、城市文脉历史以及工业遗产的记忆链接,亟待公共部门、智库团队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具体规划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为加强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区域内城市规划部门和自然资源局、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可以合力打造“东北城市工业遗产地图”、工业遗产保护景观共同体,为城市社会发展的当下及未来注入新的发展要素与活力。要让“工业锈带”摇身变为“景观秀带”,让满载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社会生活投射的工业遗产重塑为特定的观摩学习、互动打卡的空间载体。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主要围绕铸造“大国重器”“传承并弘扬城市工业文明”这一未来发展目标,基于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的结构历史到中观链接空间、微观发展要素这一逻辑链条,展开社会化推广等行动。具体设计路径包括下述五方面。
第一,重视东北工业遗产独特的社会属性特征。东北工业遗产保护,要在整体的社会属性特征及城市生态系统理念之下,探讨东北地区工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建构问题。即将工业遗产嵌入于城市社会发展的链条和关系中,置于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观照并开展实施。实质上,技术的本质不是“物”或“物的要素”,而是作为“物的社会特征的聚集”而存在的。作为社会特质的聚集,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即工业技术遗产保护的战略设计已然大大超越了技术作为物的单一属性的判断,将其社会属性揭示并集置起来,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关乎民族历史和城市社会发展潜力的工业遗产。
第二,整合资源、分期规划,将城市发展进程与科学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东北工业遗产保护要在区域工业共同体的宏观社会结构与发展链条中,在东北城市地方性工业类型化与主体性的建构下,激发现有工业技术不断晋级的带动影响动能。东北工业遗产种类繁多,历史发展参差不齐,铸造、电机、船坞、矿产、烟酒厂、电影等“地方性”工业遗产要类型化,也要在工业遗产的溯源和人文等特质上进行工业遗产共同体的加工、塑造。在中观的链接空间上,东北工业遗产保护方案要分期规划、及时调整,将公共部门、科研院所、社会机构各个主体链接起来,与科学技术转型同步进行,打造工业遗产保护的共同体。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优越,工业历史厚重,地缘政治空间上“大国重器”的使命责任重大,工业遗产保护自然要整合资源、分门别类、设计预案、分期规划,在交叠紧密的共同体行动中依据发展保护阶梯调整配适并次第展开。
第三,建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认定—期权选择—协同参与”机制。对于城市的微观发展诉求而言,建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认定—期权选择—协同参与”机制,为工业遗产保护建立常态机制,以保障其持续进行。通过工业遗产保护申请、评估部门对其社会价值认定,激发城市各主体期权选择、协同参与的动力,为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激励多元主体协同创造城市工业文脉传承的市场运营价值、文化纪念展览价值和社会艺术价值,明确权利义务条款,规范自身的行动边界,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社会行动得以顺畅展开。
第四,实施文创产业化、加强产学研项目的广泛合作。要让文化创意等元素注入工业遗产保护的运营机理之中,让工业文脉与城市发展相互嵌入、拟合共进。将部分工业技术遗产活化意味着让社会组织、居民公众积极参与工业遗产保护,改变传统认知。工业遗产更新过程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使公众有机会接触并参与规划设计。综合诠释工业遗产的历史、社会及美学价值与意义,使民众对工业遗产形成科技文化、城市共同体的文脉认同感,激发未拓植领域。通过启动工业遗产认定申报统筹现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部分工业遗产的观摩、产学研合作项目,让工业遗产文创产业带动、唤醒城市的社会记忆,盘活城市“沉睡资源”,使工业遗产修缮活化,为“区域共同体”的联合发展构建持续的实体动力基础。借助社会人文影响力的延展,增强东北工业城市的吸引力,汇聚人才共促发展。
第五,提倡铁杵成针的坚韧赓续精神,彰显工业遗产文化。从特质上看,中华文明文化心理结构中具有“乐感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在工业社会及未来的数字社会仍然彰显着坚韧赓续的向上精神,与城市的工业文明历史、大国工匠精神并驾齐驱,共同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深植厚土。东北城市的工业遗产文化,内蕴强大的抗压韧性,承载大国工匠精神,在历练中增强产业弹性,拓展产业链。通过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以此为契机策动城市新的活力。
总之,要重视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产业链中的价值,同时也要在国家社会结构及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关注、认识它。让见证城市发展历史的工业遗产“活”起来,让静态的社会记忆闪耀转身为动态的社会生活景观,为技术进阶、社会进步增添原动力要素,激活“地方性”发展的主体内在动力和区域共同体活力,为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塑造助力生威。
2024年9月19日,云南省文山市小马厂城市田园综合体内,5000亩梯田水稻金黄满溢,农机轰鸣,穿梭其间加速秋收。
2024年9月19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在进行秋收作物运输比赛。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九游会j9网站首页